中国经济正走向衰退?
由于工业生产和零售销售增长不匹配,中国经济在 5 月份跌跌撞撞,这加剧了人们对北京将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支撑大流行后摇摇欲坠的复苏的预期。
今年早些时候看到的经济复苏在第二季度步履蹒跚,促使中国央行本周下调了一些关键利率,并预计会进一步延续。
国家统计局 (NBS) 周四表示,5 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 3.5%,低于 4 月份的 5.6% 增速,且略低于路透社调查分析师预期的 3.6% 增速,原因是制造商正在努力应对疲软的需求在国内外。
作为消费者信心的关键指标,零售额增长了 12.7%,低于 13.6% 的增长预期,低于 4 月份的 18.4%。
“到目前为止,所有数据都发出了一致的信号,表明经济势头正在减弱,”精准资产管理总裁张志伟表示。
从商业和贸易调查到贷款和房屋销售增长的数据都显示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疲软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粗钢产量同比和环比继续下降,煤炭日产量较4月份也有所下降。
鉴于与去年许多城市处于严格的 COVID 封锁之下的非常疲软的表现相比,软数据没有达到分析师对大幅上涨的预期。
由于中国面临通货紧缩风险、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创纪录的青年失业率和全球需求疲软,这些数字还证实需要更多刺激措施。
仲量联行首席经济学家 Bruce Pang 表示:“国内需求不足和外部需求低迷可能会削弱未来几个月的增长势头,使中国的环比增长轨迹呈现出更加渐进的 U 型复苏路径。” .
庞说,第一步将是通过大规模政策宽松来引入刺激措施。“但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来支持放缓的经济复苏。”
降息
中国央行周四下调了一年期中期信贷安排的利率,这是 10 个月来的首次此类宽松政策,为下周降低贷款利率 (LPR) 铺平了道路。
降息后人民币创下六个月新低,中国股市上涨,核心沪深 300 指数上涨 0.6%,香港恒生指数上涨 1.2%。
市场还押注额外的刺激措施,包括针对动荡的房地产行业的措施,该行业曾经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尽管北京的政策制定者对可能增加资本外流风险的激进刺激措施持谨慎态度,但分析师表示需要更多的宽松政策。
该国最大的银行最近降低了存款利率,以缓解利润率压力并鼓励储户增加支出。
Capital Economics 中国区主管 Julian Evans-Pritchard 表示,虽然央行的宽松政策本身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这表明“官员们越来越担心中国经济复苏的健康状况”。
他补充说,第二季度的经济有望比他预期的要疲软,可能需要更多的政治支持来防止经济低迷重演。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傅凌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去年基数较低,二季度增速有望加快。
不过,他警告说,复苏面临挑战,包括“国际环境复杂黯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需求不足”。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钢刚上周承诺,中国将进行逆周期调整以支持经济。
房地产投资在 5 月份以至少自 2001 年以来的最快速度下降,同比下降 21.5%,而新房价格增长放缓。
高盛分析师本周表示,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房地产行业预计将在“持续疲软”中挣扎多年。
前五个月私人固定投资下降 0.1%,与公共部门投资增长 8.4% 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商业信心疲弱。
劳动力市场问题继续存在,青年失业率跃升至创纪录的 20.8%。根据民意调查,5 月份全国失业率维持在 5.2%。